华夏纪:秦末开始两千年

华夏纪:秦末开始两千年

作者: 忧郁螺丝刀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华夏纪:秦末开始两千年》是大神“忧郁螺丝刀”的代表胡亥赵高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王侯将宁有种乎? 随着大泽乡起义的一声怒华夏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笑将秦末至清末看遍千余年历尽在此书中:此书并非历史穿越小而是历史白话编年体正参考二十四事无巨将两千余年历史完整呈

2025-07-29 15:51:09
秦元三十七年。

始皇帝嬴政出巡,前往会稽,到平原津时患病,于是便派蒙毅去向山川神灵祈祷。

没等蒙毅回来,嬴政的病情就加重恶化,由于他厌恶别人说“死”字,因此群臣中没人敢提后事。

七月,出巡车队抵达沙丘。

嬴政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让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写了一封盖有玉玺的诏书赐给长公子扶苏。

信中写道:“现令公子扶苏将军队交给蒙恬,尽快赶回来办理朕的丧事,将朕葬在咸阳。”

诏书封好后,赵高将诏书偷偷扣下,没有交给使者。

几天后,嬴政在沙丘驾崩。

丞相李斯因为皇帝在宫外驾崩,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害怕其他皇子及地方势力听到消息后会发生变故,于是就封锁了消息,秘不发丧。

书信和玉玺此时都在赵高手里,当时只有随行的小公子胡亥、李斯、赵高以及五六个受宠的宦官知道嬴政去世的消息,其他人一概不知。

李斯把嬴政的棺材放在凉车上,像以前一样每天往车上运送食物,令那几个宦官在车上随行,每天接受百官的奏报。

赵高曾经教过胡亥文字和律法,因此胡亥在私下非常宠信他,于是赵高便起了贼心,想让胡亥继位。

他对胡亥说:“如今皇帝驾崩,没有留下任何诏书分封各位公子为王,单单只留下一封诏书赐给长公子。

等长公子回到咸阳后,就会继位成为皇帝,而少公子如今连寸土的封地都没有,到时候少公子该怎么办呢?”

胡亥回答说:“这是父皇临终前的决定,我们这些做儿臣的有什么可说的?

接受就好了。”

赵高摇摇头道:“不,如今大权在公子、臣和丞相的手中,统治别人和被别人统治,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希望公子认真考虑一下。”

胡亥说:“废长立幼,这是不义;篡改父皇遗诏,这是不孝;才能低下而依靠其他手段登基,这是无能。

做这种违背天理的事情,全天下都不会服从,到时候我一定是自取灭亡,就连国家也会亡在我的手上。”

赵高又劝道:“曾经商汤、周武王弑君,天下人都称之为义举;卫君弑父,卫国人都称颂他的功德。

因为顾虑小事而忽略大事,一定会招致灾祸的,还请公子认真定夺。”

见胡亥沉默不语,赵高又说:“不与丞相商议的话,恐怕难以成事,臣愿意为公子去和丞相商量。”

胡亥叹了口气说:“如今皇帝刚刚驾崩,还没发丧,我怎么能因为这种事情去麻烦丞相呢?”

赵高催促道:“时间紧急,再不行动恐怕就要错过时机了!”

胡亥这才点点头,同意了赵高的建议。

于是赵高找到李斯,说:“皇帝驾崩前,赐给长公子一封诏书,让长公子回到咸阳办理丧事,并立他为继承人。

没等诏书派发,皇帝就驾崩了,如今诏书和玉玺都在我的手中,没人知道这件事。

现在立谁为太子就是你我一句话的事,丞相看应该怎么办?”

李斯赶紧制止赵高:“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

这不是我们这些臣子应该讨论的!”

见李斯不允,赵高问道:“丞相自己估量一下,丞相和蒙恬相比,谁的能力更强?

谁的功劳更高?

谁更深谋远虑?

谁更得民心?

谁和长公子的关系更好?”

李斯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这五点我都不如蒙恬,不过你为什么突然如此讥讽我?”

赵高解释道:“我原本就是一个宦官,因为熟悉律法而有幸进入宫中,如今己经管事二十余年。

我从没见过秦国有哪个被罢免的丞相和功臣还能重新享有爵位,并传到下一代的。

他们无一例外,最后全部都被皇上诛杀。

长公子刚毅勇武、知人善任,他即位以后一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那您最后还能够善终吗?

我受始皇帝之命己经教公子胡亥学习律法多年,从来没见他有过什么过失。

公子胡亥为人仁慈笃厚,重视人才,礼贤下士,诸公子中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丞相好好考虑一下吧。”

李斯摇摇头:“你回去吧!

我只遵奉皇帝的诏令,听从上天的安排!”

赵高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安危都保证不了,那他的聪明才智还有什么用呢?”

李斯反驳道:“我原本只是一介平民,有幸得到始皇帝的提拔,做了丞相,被封为通侯。

始皇帝把国家托付给我,我又怎么能辜负始皇帝对我的信任?

忠臣不能因为害怕死亡就苟且偷生,你不要再说了,免得让我和你一起获罪。”

赵高再次反问道:“这世上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法则?

如今全天下的权力都掌握在公子胡亥的手中,顺从他才是必然规律,丞相怎么就看不清这一点呢?”

李斯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曾经晋国改换太子,接连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夺位,埋下后世手足相残的种子;商纣王杀害亲戚,最终致使国家灭亡。

这三件事都违背天理,这才落得个宗庙无人祭祀的下场。

我李斯只是一介凡人,怎么能出手谋划这种事情?”

赵高看出李斯内心己经动摇,于是劝道:“里外步调一致,事情就不会出现差错。

如果丞相不听从我的建议,那灾祸一定会降临在丞相的子孙身上,还请丞相三思。”

李斯听完仰天长叹,泪流满面道:“偏偏我遭逢这乱世!

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该把命运托付给谁呢?”

于是,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子孙,只好听从了赵高的建议。

赵高回来后,胡亥向他询问李斯的决定。

赵高谄媚道:“我奉太子之命去通知丞相,丞相怎敢不从?”

胡亥大喜,于是他们叫来李斯,一同商议,让李斯谎称接受了嬴政的遗命,立胡亥为太子。

然后他们又伪造另一封诏书,诏书中写道:“如今公子扶苏跟随将军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戍守边境,不仅未能建立寸尺之功,反而因为不能回京而日夜幽怨,屡次上书诽谤朕的所为。

扶苏作为儿子,这是不孝,朕赐剑令其自尽。

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知道他的心思,却不能匡正他的言行。

蒙恬作为臣子,这是不忠,朕令其一同自尽,将军队交给副将王离率领。”

胡亥等人封好诏书、盖上玉玺后,便派遣门客将诏书送至上郡,交给扶苏。

扶苏打开诏书,看后流泪不语。

他默默走进内室,挥剑准备自杀。

蒙恬连忙拦住扶苏,劝道:“皇上巡游在外,并未听闻曾经立下过太子。

臣受皇上之命率领三十万大军戍守于此,公子担任监军,这是保卫全天下的重任。

如今只有一个使者前来,公子就要自杀。

何不再请示一下,确认真假后再死不迟!”

使者不等扶苏回话,便再三催促。

扶苏为人仁厚,他流着泪对蒙恬说道:“父亲赐儿子死,儿子还有什么可请示的呢?”

说完便挥剑自杀了。

扶苏死后,蒙恬怀疑诏书真伪,想向朝廷请示被赐死的真正原因。

使者因为蒙恬不肯自杀,于是将其交给司法官吏,关押在阳周。

相关推荐
  • 三国之乱世雄风
  • 黎明三国攻略大全
  • 三国之乱世枭雄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乱世黎明小说
  • 三国之黎明
  • 黎明三国小说
  • 三国之乱世风云
  • 电视连续剧庆余年第三季
  • 黎明三国官网
  • 三国之乱世崛起免费阅读
  • 三国冰河时代破晓之光